未來佛、 一生補處、布袋和尚、天冠彌勒、慈氏 等,均是常用來專稱「彌勒菩薩 」。
「彌勒」是梵語,譯為「慈」,菩薩之姓;「阿逸多」是菩薩之名,漢譯為「無能勝」。本生是印度南天竺大婆羅門貴族家庭,為佛弟子,曾發誓願:「願我世世不起殺想,恆不噉肉,入白光明慈三昧,乃至成佛,制斷肉戒。」以此因緣而名為「慈氏」。
經七佛授記,彌勒菩薩為釋尊的補佐,故稱為「一生補處」,是當來下生彌勒尊佛。於釋迦牟尼佛的法統年代,人壽每一百年增加一歲,由十歲增至八萬四千歲後,再每一百年減一歲,這為一輪次。要經過八萬四千歲增減後,彌勒尊佛才下生成佛,在人間觀念來說是遙遙之期,約五十六億年後。
彌勒菩薩較佛先入滅,現時上生兜率內院教化天人,亦有示現人間度化有緣。
現今不少寺院或家居供奉的大肚彌勒佛是「布袋和尚」契此,此化身總是袒露出大肚、笑口常開,身形長得矮胖,肚子巨大而且行行為怪異,布袋不離身。「正統」的彌勒造像身穿菩薩衣飾,常戴寶冠,故稱「天冠彌勒」。
早期的彌勒造像多為頭戴寶冠,身披瓔珞穿菩薩天衣,雙手胸前持說法印,姿態基本上是交腳倚坐。手持花莖,左花上現寶瓶右現法輪。
預告下文: 「彌勒淨土法門簡介」乃南傳、漢傳、藏傳佛教之所共尊。